2023-04
06
“曝光效应”:不只能应用于爱情里,在商业上也时常使用
作者:

# 01

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好多对情侣,都是从朋友或同事升华成恋人的。或是过去觉得根本不可能是你的菜的人,最后却变成Mr. Right。其实这与心理学的“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大有关系。

霍建华和林心如,这一对佳偶是演艺圈公认的神仙眷侣。细数两人的爱情故事,原来他们在交往之前,就已经是认识长达十年的好友,在还没交往之前,林心如在节目上透露,两人绝对没有暧昧情愫,只是互动友好的朋友关系。


没想到,长时间的相处,让彼此没有暧昧火花的两人,产生爱的化学变化。

最后成为一对佳偶。而这个也跟心理学的曝光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有相对应的关系喔。


简单来说,人们对于自己越熟悉的事物越容易产生好感。

 曝光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

一位心理学家Robert Zajonc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看一本毕业纪念册(受试者并不认识上面的人),并且每张照片出现的频率不一,结果发现照片频率出现越高的人,受试者对她的好感度也越高;相对的照片出现次数越少的人,受试者就没有那么多的好感。


这也和古老一句俗语 : 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一样接近。

其实曝光效应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如果把一张自拍照左右翻转,你的朋友们会更加喜欢翻转之前的,而你自己会更喜欢翻转之后的。

这是因为你自己平时看镜子比较多,更习惯也因此更喜欢翻转后的照片,而你的朋友看你比较多,自然更喜欢拍出来的原样照片了。


 商业中的曝光效应 

其实曝光效应不只能应用于爱情里,在商业上也时常使用。

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举凡球赛、演唱会、知名艺人,都会看到可口可乐公司大量赞助,只求能出现在消费者眼里一秒也好。甚至,有些球赛可口可乐只有出现短短几秒,这样一闪而过的瞬间,还是愿意让可口可乐公司愿意花大把钞票求曝光。

Mere-exposure effect

这就是曝光效应。人们越多接触某物,越认为它是积极的,也越能让自己心情愉悦。

有人认为可口可乐这种大品牌公司,就算完全不打广告,消费者还是会购买,但是这只是短期之内不会影响,若持续好几年时间都不打广告,还是会影响销售量。

假设可口可乐的对手——百事可乐,趁机狂放广告。那么消费者对百事可乐好感度越来越增加,对可口可乐越陌生,长期之内就会有差距了。

 曝光效应没那么简单 

或许有人会说那简单,我就只要一直出现在心仪的对象面前就好了。不~曝光效应可没这么简单,必须有几点要注意。

1、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例如你会发现有些视频平台的影片都短短的,但是出片速度很快,这其实也是曝光效应

一支影片两个小时和十支影片都两分钟,后者反而较会让观众记得。

所以「远亲不如近邻」,因为远亲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久久才见面一次,还不如每天都能看面的邻居来的印象深刻。

2、第一印象很重要

如果喜欢一个女孩,可以多在他身边晃晃,或是暗中调查他常出现的地方,巧妙地出现他眼前,但是假设第一次见面,就让对方讨厌你,或是有不好的印象的话,那么见面再多次也没用。


 总结 

下一次如果有心仪已久的暗恋对象,不妨利用心理学的「曝光效应」来拉近彼此关系,增加恋爱成功的机会。

例如观察对方常出没的地点,偶尔来个不期而遇,或是多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的增加与对方的聊天机会。

久而久之,对方慢慢对你卸下心房,两人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就容易恋爱成功啦~


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这种效应吗?

不妨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

投稿:  Rachelcy99@163.com

微信公众号:赣坊1969文创园

微博: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抖音: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