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已经悄然步入了视频时代,抖音,快手等搞笑短视频几乎刷遍朋友圈,近乎达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
某些不懂装懂的人,似乎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前一段时间大家在微信群里应该看过这么一个视频:一名幼儿被放在床上,一位身穿粉色衣服的男子抱着幼儿的头扭来扭去,幼儿随着该男子各种扭来扭去的大动作放声大哭,貌似被虐待。转发者在群里还提示:“这是一个推拿私人诊所,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一个小孩子当活教材”。在视频上,配有文字说明:贩卖人口对待孩子,不转发也许下一个就是你孩子。
■ ■■■■
看到这个视频的微友,大多为之震惊,有些不明真相者也加入了转发者的行列。在这个视频被疯转的第三天,200人左右的群开始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这可能是在替孩子治病。果然,官方媒体也发声了,报道称,事件当事人之一的湖南郴州第一人民医院谢功能医生正在为此事奔走取证。
“这是今年4月底我在湖南耒阳一场学术交流会上的演示视频。”谢医生说 ,他擅长治疗儿童“斜颈病”,在学术交流会上对一名斜颈病儿童现场治疗演示时有人拿手机进行了录像,流传到微信群中不知为何就变成了“人贩子打孩子”“买孩子当教材”等。
原本局部范围流传的学术交流视频,在好事者的添油加醋之下,就变成了人贩子,可谓没文化真可怕。这与群里偶尔能看到的短文提醒什么SK病毒啦、SB病毒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经历了“某某发生34口被灭门惨案”的公众号标题党时代,很多人已不再相信那些自媒体发布的所谓重大新闻。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那是2015 年的事儿了,那个公众号称霸自媒体的年头,一些早早闻到其中商机的年轻自媒体人,其实就是一些文章的改编者与搬运工,他们最大的手段就是标题党。为了点击量的突破,他们做人无底限,可以拿一堆死老鼠的照片 ,恶搞成“某某发生34口被灭门惨案”,面对10天行政拘留,恶搞制造者仅认为自己是“玩笑开大了”。
在傻子越来越少的年代,靠自媒体“开玩笑”谋利已然成为旧事。去年实验“假肉松与假紫菜”的视频从多地冒出。
视频制作者展示购买来的肉松,放到一碗水中清洗后,竟然出现棉絮状物质,很像棉花。她们还现身说法,声称所谓的肉松其实是棉花做的。“洗”出来全是白色的棉花棉套子,你看看,咬不动,在嘴里咬不动,还真是棉花,可坑了。”
就连我们的兴国,也出了这么一个“人才”,操着一口客家方言,向全中国人民播报他的“鉴假”过程。甚至连2011年就出现的“塑料大米”视频谣言也在去年占据了众多微信群的空间。在官方媒体一次次发声,警方一次次行拘这些造谣者之后,这类低级错误已经越来越少。
但是,在真实视频上“添油加醋”“哗众取宠”自作聪明者仍大有人在,这些所谓骗子和造谣者却潜水在各种缝隙里蠢蠢欲动。特别是平时不太喜欢看新闻的群体。我们年轻的朋友们尤其要注意,眼见有时都不一定为实,也有可能存在误读的区域。
网络舆情分析师:主流文化占优势 谣言会被消灭
职业网络舆情分析师李刚表示,网络谣言通常通过网络介质传播,微博、微信、社交网站,与现在的视频平台等,共同成为滋生谣言的载体。这些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涉及内容包括公共领域、突发事件、离经叛道等。
据李刚分析,产生谣言有诸多因素,如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社会信息管理不到位、科学知识的缺乏、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商业利益的驱动等。目前,公安部门公布的网络谣言案件,主要涉及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诽谤罪和非法经营罪等罪名。
李刚认为,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本质对文化具有破坏性,腐朽、低级,与健康的良性的文化相冲突。谣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当主流文化占据优势时,谣言就会被消灭。当主流文化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时,谣言就会泛滥。
“长期受到网络谣言的误导,就会逐渐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从而产生一种依赖。”李刚提醒,网民应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树立人人净化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感。另外,相关平台应该把好内容关,让谣言消失在原始状态,一旦出现疑似谣言内容,应该立即核实和处理。同时,相关部门应做到信息公开,及时澄清,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掌握最新赣坊1969及商家活动资讯
赣坊1969全力构建集文创办公、创意设计、创业孵化、书画艺术、影视动漫、互联网+、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体验商业、配套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成为赣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赣坊1969文创园公众号是园区的官方宣传平台,
为广大游客提供赣坊最佳线上服务、
最IN园区资讯、热门招商动态、园区游玩指南。
微网站入口:关注赣坊1969文创园——点击左方tab“赣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