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
06
你知道“延迟满足定律”吗
作者: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整个人状态差的不行。”我问他:“有没有去医院检查检查?”他说:“看过了,各项指标都好着。”

我突然想起武志红心理学里的一句话,就对他说:“奖励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饿几顿,或者干一些体力活,也许就能从当前的痛苦状态中走出来。

没想到这家伙还真的照办了,过了几天他打来电话说:“你说的方法还真不赖,我试了试效果明显。”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请了几天假回老家帮父母做农事。两天没吃饭,就喝水,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实在撑不住了,就让母亲下了碗面。农村午饭异常的简单,一大碗汤面,上面飘着几根清炒的韭菜。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味蕾都打开了,那种美妙的感觉让我眩晕。”

没想到,自己一句无意的话,会让朋友受益匪浅。

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里边有一条警世名言,叫“祖母的规矩”。说是吃饭的时候,你得吃完胡萝卜,才能吃那些甜点。查理.芒格把祖母的规矩,作为自己投资的一种策略,总结出一条投资的黄金法则——投资股票,短期来看是个投票机,长期来看是个称重机。他告诫那些渴望及时反馈的人,如果他们选的股票不能在手里呆三年以上,那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投资这支股票,因为它根本没有握在手里的必要。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有一章讲到“耐心”这个词,说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教孩子养植物比教小孩子养动物好,因为养植物需要耐心,一粒种子从发芽、开花到结果是一个漫长的周期,并且需要浇水施肥,却很少给出“直接反馈”。而动物却截然相反,它会给出及时的反馈。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无度的挥霍青春,而立之年之后才开始叹息:“这一辈子最好的时光基本度过却一事无成。”真是这样吗?笑来老师有个百试不爽的逻辑,他总是把七年当成一辈子。如果你是那个真心想改变自己的人,在七年这样一个周期里,你完全有机会把一件你想要做却一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做成。

复利效应无论是用在成长还是用在投资上都适用。开始的时候也许异常的难受,因为那个所谓的希望遥不可及,可一旦跃过临界的成本线,生命将会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飞扬。

投稿:  Rachelcy99@163.com

微信公众号:赣坊1969文创园

微博: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抖音: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