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豌豆
1
张昊阳也曾做过“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是在已经有些遥远的小学时代。
那时候,他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年级的排头兵阵营,也是最讨老师喜爱和信任的可靠班长。和爸爸妈妈聊起考清华还是考北大,一家人每次都能激情讨论半天,虽然得不出什么结论,但他们热衷于此。“清华or北大”对那时的张昊阳来说,并不是网上流传的自我打趣的段子,他和父母是在认认真真地纠结。
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人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美好得让人不忍取舍的选择啊。
张昊阳是个内敛而安静的男生,脑袋里的想法很多,话却很少。在父母眼里,他长久以来都是个省心懂事的小孩,是他们最骄傲的存在。他很乐意成为他们的骄傲,为此努力去做所有可以让父母感到骄傲的事情。因此,他的好胜心不是一般的强,以至于哪次成绩稍微考差了一点,父母还没吱声,他自己就开始号啕大哭了。
人生真的有暂停键吗?自打上了中学之后,张昊阳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是有的吧?不然怎么去解释他戛然而止的“好学生”生涯?
他觉得自己被某个地外高等智慧生命控制了,而它们,冷血而又残忍地给他一直以来的优秀人生按下了暂停键。他的脑瓜仿佛失灵了,学习成绩以不受控的态势一落千丈。
课堂上,他的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走神回来发现早已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记忆之神不再眷顾他,记不住东西、丢三落四成为他生活的常态;就连睡眠也跟着变差了,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每一个夜晚,都让他焦躁不安。
然而,这都不是让他最痛苦的,最折磨他的是来自父母冷热交织的暴力。陡然下降的成绩犹如一把剪刀剪碎了父母脸上和善知足的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不理解、是愤怒、是一次次的厉声呵斥、是不绝于耳的冷嘲热讽。
一开始被训斥,他无比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他哭着跟父母说他已经很努力在学习了,就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然而他的真心哭诉被视为偷懒、耍赖和变坏的借口。
他难受极了,为什么,为什么不相信他?明明一直以来,没有谁比他更渴望做好,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啊。
2
父母的冷言冷语不断挑拨着他越来越脆弱的神经,“你没救了”“我们是没法指望你了”“承认吧你就是自甘堕落”“丢人现眼”——这些扎心刺耳的字句不分昼夜、发弹幕一般在他脑海里刷屏。
渐渐地,他产生了逆反心理,他的自责与愧疚开始转变为对父母的怀疑与恨意。“原来啊,他们爱的不是我,爱的只是我的成绩”“我只不过是一个满足他们虚荣心的工具人罢了”“对他们而言我现在没有价值了”,想到这里,他突然觉得轻松了很多,压得他喘不过气的负罪感,渐渐从他身上抽离了。
有个小恶魔仿佛继续在他耳边拱火,告诉他,人生一旦掌握了破罐子破摔的道理,会立马轻松更多哦。张昊阳决定以后破罐子破摔。学习不是很吃力吗?那干脆就不学了,反正学不好是要挨骂的。
在动了这个念头之后,张昊阳死活不肯再去学校。不想上学还能绑着他去不成?最终,张昊阳的反抗取得了胜利——父母给他办理了休学手续。看着父母哀怨的眼神,他内心竟然泛起一丝报复得逞的快感。
休学后无所事事、试图逃避现实世界的他,一头扎进了网络游戏的怀抱,没日没夜地在虚拟世界里厮杀升级、获得刺激。十几岁的辍学少年,蹲在家里打游戏总比在外面游荡要安全一些,于是他的行为被父母默许了。
随着在游戏里越陷越深,他内心的樊笼也越来越坚固,笼子里面的他出不来,笼子外面的父母进不去。
除了游戏,张昊阳逐渐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也懒得再和父母辩解什么。这种与日俱增的疏离和漠然,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双方激烈对抗的战火,张昊阳的父母开始感到紧张和害怕:儿子的心理状况是不是出问题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他们再也坐不住了,带着张昊阳来到了医院。诊断的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那个操纵着张昊阳、给他的优秀按下暂停键的,当然不是什么神秘的外星人,而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医生说,一般人很容易忽视注意力缺陷的症状。因此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反而不容易被诊断和治疗,相反的,家长和老师还会认为他们不听话、叛逆。长久的误解会导致他们产生挫败感、羞耻感,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甚至会抑郁。而这些糟糕的感觉有的会伴随他们一生,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3
听了医生的话,张昊阳的父母感到深深的自责。过去的这段时间,他们对儿子说了很多侮辱、贬损的话,他们原本以为,这招“激将法”也许会奏效,如果让儿子感觉到羞耻的话,他就会“知耻而后勇”,进而反省自己的行为,做出好的改变。
可医生告诉他们,愧疚感和罪恶感是最容易扼杀他人能量的东西,一味地批评和谴责,只会剥夺对方改变的力量。当你想要让一个人变得更好时,鼓励他、支持他、陪伴他,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爸妈还是爱我的?只不过方法有点蠢。”张昊阳获得了一点点的安慰。得知自己生病了,他并没有感到特别伤心,反倒长舒了一口气,“被误解的滋味可比生病的滋味难受多了,有病就治病呗,治好了的话就又是一条好汉。”
医生告诉他,遵照医嘱乖乖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他当下的病情。他自然是渴望自己的生活回归正轨的,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他积极地配合着医生的治疗。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补偿心理,张昊阳觉得,父母对他的“爱”的浓度,好像变得比生病之前更高了一些,比如工作一直很忙碌的爸爸,每个礼拜都会抽出时间带他去踢足球,这是他以前不曾奢望的快乐。就这样,张昊阳渐渐找回了自己“走失”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睡眠。
新的学期,走进教室之前,张昊阳迟疑了一下,他的心里在打鼓,接下来迎接他的会是什么呢?虽然带着几分对未知的恐惧,他依旧迈出了坚决的一步,默默给自己打气:“反正不会比之前更差,我要开始触底反弹喽!”
本刊原创稿,感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元媛对本文的支持。
本文授权转自青年文摘(微信号:qnwzwx),这里有:教你在生活中升级打怪的暖文辣文,帮你开阔眼界的知识干货,让你笑到飙泪的段子趣图,推荐关注!
投稿: Rachelcy99@163.com
微信公众号:赣坊1969文创园
微博: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抖音: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