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物恐惧症(megalophobia),是说人们看到那些过于巨大的物体时,产生的一种恐惧感。
常出现在巨型建筑、海洋生物、雕塑、天体…这些与人类有着非常大体积差的物体上。
严重点的看到虚构概念图都会害怕。可这些“庞然巨物”,真的有那么难以接受吗?
2010年第十六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展出的大型装置「生命之树」,有人称奇,也有人感到害怕。
荷兰中部一片开垦出的狭长土地中的一座人形雕塑
重达 60 吨, 高 26 米。如果以同样比例站直了,它将超过 100 米。
在严密的参数下,2000 多个塔架连接了起来。每个金属元素的长度大小都不一样,纯靠手工切割。
Asian Field,是由 180 个中国村民在 5 天内用 100 吨红粘土制作的 180000 个小陶俑艺术作品。
Event Horizo,是出现在纽约、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的「城市孤独体」。
Another Place,是根据自己的裸体建模,安放在克罗斯比海滩上的 100 个铁人…
还有一个巨物 Angel of the North,位于英国泰恩威尔郡的 Low Auguston 的山丘上,俯瞰着远处的多条公路和东海岸线的铁路。
这座钢制雕塑高 20 米,翅膀展开的跨度有 54 米。双翅都向前倾斜了 3.5 度,营造了一种拥抱感。
Angel of the North用一个非传统形象的天使,象征着工业到信息时代的转变,也在思考着这其中共存的希望和恐惧。
除了路面上的巨物之外,艺术家们也没有放过水面。
这是名为「Hamburg's Lady Of The Lake」的巨型装置作品。
整个装置由两吨钢和泡沫聚苯乙烯设计而成,主体部分只有三分之二个探出水面的头、两个弯曲的膝盖,和大家在浴缸里泡澡的姿势无异。
但这在当年饱受争议。甚至当时的市长都出面指责,「这个女人」正在弄脏大家心爱的湖泊。
10 天之后,装置在湖面上消失了。
而提到水面,威尼斯肯定要有名字。
2017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作品「Support」首次亮相,之后又在 2019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展出。2017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作品「Support」首次亮相,之后又在 2019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展出。
一双纯白的大手从水面伸出,以不同的姿态贴合着河道边的房屋,像在支撑,也像在求生式地攀爬。
这两只“大手”像是在说着全球变暖后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同样是在威尼斯的河道之上,作品「Build Bridges」则是充满了某种力量感和神性。
装置有 20 米宽,高度为 15 米,由六对不同抱拳方式的手组成,分别代表着友谊、智慧、帮助、信念、希望和爱。
从手的皮肤纹理和接触力度,来呈现不同主题。手势的方向正对着天,有种“破除差异后的融合是人类本能”的宣誓感。
世界上最高的雕塑 Statue of Unity
它位于印度的那尔马达县,是纪念印度独立运动杰出领导人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所设立的雕像。仅人像部分就有 182 米,加上基底的总高有 240 米。
而排在第二的河南中原大佛是 128 米,自由女神雕像是 93 米。
在雕像的腿上装有四个高速电梯,可在 30 秒内将 26 位乘客运送到 153 米高的观景廊,在那里可以看到讷尔默达山谷。是一种巨物才能拥有的视角。
人们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创造了一个个我们眼中的巨物,它们高耸、庞大,即便之于地球只是一处可忽略的刺青。面对“他们”,你会感到敬畏还是恐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