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
18
从杨超越到信小呆,一大波锦鲤接连刷屏,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作者:

2019年春节马上到来了,过去一年我们确认过无数次眼神,学会了“真好”的心态、“皮一下”的操作、“沙雕”式治愈法,还转了上万条锦鲤......



据说锦鲤在2018年可忙了,朋友圈永远都有它的身影,从没有才艺只凭颜值的火箭少女杨超越躺着幸运出道,到小姐姐@信小呆 抽中某支付平台巨额大奖, 因此她们被广大锦鲤爱好者们当成了“中国活体锦鲤”,疯狂转发她们的锦鲤图,渴望幸运之神也能降临在自己身上!



大家都希望“锦鲤附体”,心想事成。在社交网络上,网友们喜欢转发锦鲤求好运,“转发这条锦鲤,三天内脱单”;“转发这条锦鲤,一个月瘦十斤”;“转发这条锦鲤,考的都会,蒙的全对”;“转发这条锦鲤,你就能过上幸福生活”……


其实,锦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早就是祥瑞了。


01

因“鲤”与“利”谐音,在传统文化中,鲤鱼很早就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恰巧有人送了几尾鲤鱼来,孔子“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可见,以鲤鱼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时便已普及,这与《史记》中关于周朝之兴有鸟、鱼之瑞的记载是吻合的。



02

《诗经·陈风·衡门》云“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将鲤鱼与婚姻相联系,后世因以“鱼水合欢”祝福美满姻缘


有些地方在举办婚礼时,还有个“鲤鱼洒子”的仪式,即在新娘走出轿子时,男方的人把铜钱往四下抛洒,于是鲤鱼成了祝殖祈育的祥瑞。古人用鱼形木板做信封(藏书之函),用于传递书信,因此在古诗文中,鲤鱼又是友情、爱情的象征



03

说到鲤鱼,流传最广的便是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山西省河津市禹门口),就会变化成龙。在科举考试的时代,参加会试获得进士功名的,也被称作为"登龙门"。这个美好的传说,寄托着祈盼飞跃高升、官运亨通的美好愿望,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而上、勇敢进取。



04

古人常以“双鲤”、“尺鲤”、“素鲤”或“鲤书”比作书信。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寄信是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之所以仿鲤鱼形而制,一种说法是与鲤鱼游速极快,能“飞越江湖”有关。


“双鲤”典故最早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书信往来的情感。



小坊觉得,转发锦鲤虽有“迷信”之感,但说到底,还是中国传统吉祥物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的传媒平台和表现形式,赋予了锦鲤们新的形象和生命力。而锦鲤最本质的那些优点,一点也不曾改变,人们依旧从中获取着力量。



就像微博一个专发锦鲤相关的账号,粉丝数量已高达1800万,简介里也是这样一句话:愿望交给锦鲤,你就只管努力!


是啊!转发锦鲤,与其说是迷信某种神物能带来好运,不如说是给相信自己能行提供一些内心支撑,最终给我们带来好运的,终究还是我们自己。2019年大家一起向前冲!冲!冲!



越努力,越幸运

竭力向前拼搏

或许你就是下一个锦鲤本鲤!



不光转发锦鲤

也要记得到文末点好看哦~

关注我们,了解赣坊1969最新动态


赣坊1969全力构建集文创办公、创意设计、创业孵化、书画艺术、影视动漫、互联网+、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体验商业、配套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成为江西的文化名片。

赣坊1969文创园公众号是园区的官方宣传平台,

为广大游客提供赣坊最佳线上服务、

最IN园区资讯、热门招商动态、园区游玩指南。

微网站入口:关注赣坊1969文创园——点击左方tab“赣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