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
23
别人炫耀这里出过什么名人 你羡慕还是想哭?
作者:李刘文

  

这几年,去过赣南很多地方。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当地商界名流,总会夸夸其谈:这里古代是什么地位;这里出过什么名人。甚至有个别地方,新修历史文化古迹,彰显文化模型,却不见历史灵魂。


实际上,这是国内很多城市文化建设的通病。曾有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风靡中韩两国。有学者就认为,韩国文化重视年轻人,文化是面向未来的,而中国文化的代表,大多数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赣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客家摇篮。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三国时设置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1999年,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赣州建城史2200多年。历来为江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阳明辛弃疾蒋经国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南主政过,赣南还是理学和心学的重要形成地。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字,冶炼,城邑,成为文明的标志。人类智慧的轴心时代,中华大地没有落后。孔子、韩非子,与释迦摩尼、苏格拉底、阿基米德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人。


中国,有着历史的文明,也有着发展的现代。赣州,一座历史文化之城,山水清秀之地。青年们,应该如何缔造更深远的文化?



历史建筑,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历史人物,讲述着昔日某地人才之伟岸。然而,时光荏苒,古迹的文化,是否在今传承?文人墨客,智慧学者,其诗歌作品,亦或思想之学,今人学之几何?还有品学兼备者,是否成为今人之行楷模?


或许,这才是现代城市文化的精髓所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会志愿者和奥运会城市志愿者,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奥运的各界人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礼仪之道。这就是一种文化,被文化学者称之为“集体的礼仪之道”。这与君子之道,中庸之道,被认为是从行为模式、人格理想、思维方式上表现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



赣州南康区是家具产业“名地”。天南海北的创业者,生意人,还有工匠们,聚集在了这片土地。于是,各地文化、语言、思想的融合,加之包容文化的释放,让这里呈现出经济和文化的“盛世”。


这仿佛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原人迁徙后,与赣南土著融合。他们因为生存,自身团结发展,形成了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了南方繁衍生息。同时,他们与当地民族融合发展,从而壮大与之成为共同体。客家文化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然而,公共性在每个人身上折射出的现代素养,还在制约城市迈向现代化文明的高度。还有法律意识、实证意识,还需岁月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完善。



中国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当今社会应该鼓励少部分人建立顶层精神文化,大部分人建立简易可行的礼仪文化,所有人都应关注生态文化。




无论是王阳明,还是海瑞,都曾在赣州主政过。他们的思想智慧,正义故事,都可以作为赣南的精神文化,礼仪文化。而生态文化,更关乎着城市的环境,经济的发展……

阳明学,是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守仁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王守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明人海瑞,只要是看不过眼的事,不仅贪官污吏他敢参奏,就是皇帝老子他也照骂不误。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以六品的芝麻官职,向嘉靖皇帝朱厚熜呈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慷慨激昂地写道:“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嘉靖,家家净也!”在历史上,一个忠直之士,倘若又难逢明主,那他能活下来的机会十分渺茫,而海瑞却是个例外,尽管他一生也并不顺利,但却得以善终,推究起来,在他恪守方的性格背后,也不缺乏圆的智慧。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精神文化,礼仪文化,生态文化,与思想,故事,方针,构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方向。


青年们,加油!